我院师生团队赴丰城市藏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发布时间: 2021-06-21 浏览次数: 14


616日,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振兴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江西省统计局原巡视员彭道宾教授,研究员汪忠华博士,研究生杜怡怡、乔楠心、石小茹、王艳乔一行赴丰城市,调研江西藏远冬虫夏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新时代中医药创新成果‘冬虫夏草耳型菌核的培育与产业化’”项目。


(听取项目介绍)


初到藏远公司,研究团队听取耳型冬虫夏草项目介绍,与负责人探讨该项目目前遇到的难题及应对办法,品尝耳型冬虫夏草口服液。口服液颜色呈棕色,内有大量沉积物,微甜、清爽,经过加热的口服液气味清香,与椰汁相似。讨论结束后,负责人带领大家参观实验室及无菌操作间。



(耳型冬虫夏草系列成品)



(分子实验室)


(细胞生物实验室)



(负责人向众人讲解耳型冬虫夏草培育过程)


冬虫夏草是我国一种名贵的真菌类中药材,其主要药用部位是冬虫夏草菌(中国被毛孢)在蝙蝠蛾幼虫体内形成的菌核。中国农业大学田向荣博士在中科院院士李季伦教授指导下,针对冬虫夏草菌的生物学特点,历时 21 年潜心研究,利用仿生学技术培育出冬虫夏草菌核。因其外观呈耳状,故命名为“冬虫夏草耳型菌核”。

冬虫夏草耳型菌核是冬虫夏草菌在人工模拟环境下自然生长而成,为冬虫夏草菌生命周期中的自然形态,相当于冬虫夏草的主要药用部位。其 DNA 序列、品种基源、生长周期与野生一致,指标性成分指纹图谱、化学成分与野生冬虫夏草基本一致,且在一定条件下同样能够诱发出子实体(“草”)而形成生命闭环。相较于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耳型菌核不含虫体杂质,具有菌核纯度更高、活性成分含量更高、抗顺铂所致肾小管损伤效果更好、无重金属超标、价格大幅降低、能够按需量产等优点。这种栽培方法实质上等同于植物中药材的人工栽培。2017年,丰城市人民政府引进该项目落地宜春丰城国家高新园区,成立江西藏远冬虫夏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

做优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的殷殷嘱托,也是江西省发挥特色优势,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藏远公司已委托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对耳型冬虫夏草做了安全性评价,所得结果安全性可达食品级。公司委托北京大学医学部进行了非临床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品对于脏器保护及化疗后康复具有良好功效。耳型冬虫夏草疗效快、品种大、市场潜力高,大力推进耳型冬虫夏草产业化发展,对江西省打造中医药品牌、打造中药强省意义重大。



                                      供稿:石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