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文创传承 系列沙龙活动圆满成功
发布时间: 2021-06-21 浏览次数: 48



2021610日下午,我院与美术学院、红色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共同举办了《红色基因·文创传承》系列沙龙,此次沙龙邀请了三位嘉宾,美术学院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等相关专业近50名位同学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毛小龙教授分享了文化衍生品——创意与创新。毛教授从文、化、创的字形演变入手,定义文明、文化、创意,结合爆款文创产品,强调了文化语言和文化创意的价值,并介绍了现代数字文创的方法,强调创新需要围绕着设计和技术变更。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拓展中心总经理王思涵分享了设计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内容。王总以红色文化在当下面临的困境解释对其传承、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引出红色创意设计大赛的目的:即立足中国红色资源,征集全球符合市场需求的红色创意设计概念作品,助力江西省乃至全国红色文创、文旅、研学等产业提升,借此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血脉。与此同时,兼具先锋性与商业性的红色主题设计共创营也同样给予了红色基因传承的新思路,它不局限于传统的红色文化输出,而是以年轻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重新定义红色精神,汇集多元人才、共策最佳解决方案,并运用商业手段将经济和文创相融合,从而实现使红色基因昭示出新的时代内涵,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

江西师范大学设计创新研究院陈向鸿院长分享了关于红色文创的几点思考。陈院长对于文创有四方面的思考:其一,系统认知,突破限制。他认为,将天时(产品的所处时代和使用时间点)、地利(地域文脉、历史文化和资源)、人和(以消费者为中心)三位一体地系统考虑,才能实现产品的真正落地,实现文化活态传承的目的。而设计是限制的艺术,但通过设计如何突破限制,也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其二, 以小见大,提炼精华。他以井冈山的徽章和雕塑为例说明文创的载体有限,但承载了红色文化的精髓。以小器物展现大事件,小文创讲述大道理。其三,设计赋能,融入生活。他认为,设计师应当通过设计感知和传播红色文化的正能量,同时使文创产生功能,具有实际性的发展。其四,以史为据,巧思创意。他通过反例和正例的论证强调文创产品的设计应当尊重历史,注意符号语言的内在共生。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毛小龙教授 文化衍生品-创意与创新



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拓展中心 王思涵总经理  设计传承红色精神


 

江西师范大学设计创新研究院  陈向鸿院长 关于红色文创的几点思考


红色创意设计大赛由江西省赣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兴国县委、兴国县人民政府与厦门文广传媒集团共同发起,咪咕动漫有限公司合办,立足中国红色资源,透过全球原创设计征集,发现符合市场需求的红色创意设计概念作品,以服务于全国红色文化景区、教育基地与研学基地,弘扬红色文化,使年轻一代对于红色文化有全新认识,为江西省乃至全国红色文旅带来新视野和新思路,助力红色文创、文旅、研学等相关产业进一步提升。我院借助校内力量,配合红创大赛组委会,牵头与美术学院建立项目合作对接,开展了本次以红创为主题的系列沙龙活动。



                                                        供稿:张萍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