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革命老区考察,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指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提出“作示范、勇争先”的高标定位与重要要求。值此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作用,切实推进原苏区、老区高质量发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江西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主办,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江西省苏区精神研究会秘书处、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振兴研究院、《红色文化学刊》编辑部等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原苏区振兴高峰论坛”,拟定于2022年12月7-8日在江西赣州上犹县召开(具体地点、议程等另行通知)。
为确保大会顺利举行,特向有关单位、个人征稿。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秉承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讲好苏区红色故事,交流全国原苏区、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经验、典型做法,探索思考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办法,打造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引领区。
二、会议主题
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启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征程
三、会议宗旨
通过本次研讨,进一步凝聚共识,为加快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实现原苏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作用。
四、撰文要求
1.作者围绕会议主题、参考选题和自选主题组织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每篇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10000字。征稿结束后,将组织有关专家评审评奖,并及时通知入选与会论文作者(原则上合作论文只邀请一位作者)。入选论文我们将汇编出版,部分优秀论文可在《苏区研究》《红色文化学刊》等期刊分期刊发。
2.参会论文请于 2022 年 11月 20日前报送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邮箱gmjsyjzx@gnnu.edu.cn。投稿的论文使用Word格式。文件名按照“第一作者+论文题目+单位”命名。
3.论文参考选题见附件 1;论文格式见附件 2。
五、与会人员及开会时间
1.与会人员:入选论文作者,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等。
2.时间:初步定在2022年12月7-8日,会期2天。
六、会议费用
1.会议不收取会务费,统一安排住宿。
2.住宿费与差旅费由各参会者自理。
七、联系方式
1.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师大南路1号赣南师范大学人文科技中心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850 6895
联系人:钟小明 (手机:18270976017)
孙 昊 (手机:15216142042)
胡 聪 (手机:15807077437)
2.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师大南路1号赣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边俊杰(手机:13879745868)
周小敏(手机:17701688254)
附件1:论文投稿参考选题
附件2:论文格式要求
第六届全国原苏区振兴高峰论坛会务组
2022年10月
附件 1
论文投稿参考选题
本届论坛参考选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专题,投稿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领域自拟选题。
专题一:党的二十大重要论述研究
本部分选题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等新观点、新论述、新思想进行选题。
专题二:苏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苏区、老区振兴发展重要论述研究
2.苏区精神与苏区、老区乡村振兴关系研究
3.苏区振兴发展经验、苏区振兴政策评价研究
4.推进苏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5.苏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苏区产业振兴研究
7.苏区文化振兴研究
8.苏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9.苏区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10.苏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研究
11.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12.苏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13.苏区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14.苏区高等教育支持政策研究
15.苏区社会治理研究
16.支持革命老区“1+N+X”政策体系研究
17.对口合作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
18.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研究
19.革命老区法制建设研究
专题三:苏区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
1.习近平关于苏区精神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研究
2.苏区历史地位、重大贡献、历史人物研究
3.中央苏区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研究
4.建国以来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研究
5.人民军队建设与党的建军思想研究
6.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央苏区关系研究
7.中央苏区内部与各区域及与其他苏区的对比研究
8.苏区时期党的建设研究
9.苏区时期党的形象建设研究
10.苏区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教育研究
11.苏区时期的青年工作及青年运动研究
12.苏区时期的社会治理研究
13.苏区时期的调查统计研究
14.苏区时期的医疗卫生与防疫工作研究
15.苏区时期的群众路线研究
16.苏区精神研究
17.苏区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研究
18.新民主主义时期红色文化发展研究
19.红色文化理论研究
20.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研究
附件2
参会论文格式要求
“第六届全国原苏区振兴高峰论坛”主办方有权对来稿进行某些删改,不同意删改者应事先声明;来稿文责自负。
一、论文内容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条理清楚、文字精练、图表简明。论文应未正式发表的原创性成果,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投稿论文一般不超过10000字,一般包括引言、本论、结论等 3个部分,还应包括200-300字的摘要,3-5个关键词。
请在首页页脚详细注明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等。若所投稿件是作者承担的科研基金项目,请务必注明项目来源、名称及编号。
请在文末注明作者通讯地址、手机号、QQ 号或电子邮箱。
二、论文规范格式要求
1.中文题目:要求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说明:题目为二号字宋体加黑,副标题为小四号黑体)
2.作者信息: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
(说明:作者为小四号楷体;作者单位、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为五号楷体)
3.中文摘要:用第三人称书写,应反映出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中应排除常识性内容,切忌把引言或结语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不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说明:“摘要”二字为五号黑体,摘要内容为五号楷体)
4.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关键词(3-5个)之间用分号隔开。
(说明:字号、字体要求同摘要)
5.文稿首页脚注:写明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如有)简介:姓名,性别,籍贯,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获得基金资助的应在文稿首页脚注写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说明:内容为小五号楷体)
6.正文:
(1)社科论文都要有小标题。层次序号一般不要超过四层。
(2)社科论文层次序号:一、(一) 1.(1),序号不用①和[1]。
(3)自然科学论文层次序号:1 1.1 1.1.1
(4)论文中的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图表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千位以上数字小数点左右每隔 3位空1/4 格,五位以上数字以“万”“亿”做单位。如,3 000。论文中的数字和单位之间应空 1/4 格。
(5)插图: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6幅(图中文字为小5号,宋体)。若为坐标图,须注明所表示的量(斜体)/单位(正体),如c/(mol·L-1);若为照片图,须色彩清晰、层次分明。图题居中放在图和图注之下。
(6)表格:采用三横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标题居中放在表格上方,表中参数应标明量(斜体)/单位(正体)。
(7)公式:公式采用公式编辑器编辑。
(8)量和单位:量的符号采用斜体,单位符号采用正体。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区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容易混淆的文种、符号,在第一次出现时特别注明。
(9)英文缩略语:在文章中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文全称,在其后的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和缩略语,例如:数字神经系统(digital nervous system, DNS),再出现时可直接使用缩略语;为了便于阅读,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英文缩略语。
(说明:正文内容为五号宋体;一级标题为小四号黑体,二级标题为五号宋体;图、表标题为五号楷体,内容为小五号宋体,公式为五号宋体;插图、表格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字,后见插图、表格,即放在引用该插图、表格的文字自然段之后。)
7.注释:是对文章篇名、作者或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集中排在文末参考文献之前,序号用圈码标识,如①、②……。
(说明:内容为小五号宋体)
8.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上标)。文献作者(姓前名后)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
(说明:“参考文献”为五号黑体,内容为小五号宋体)
9.文献的著录格式:
(1)普通图书: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吴佑寿,丁晓青.汉字识别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3-25.
(2)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年(期):起止页码.
例:王凤利,马孝江.基于局域波时频谱的旋转机械早期故障诊断技术[J].农业机械学报,2005(1):117-120.
例 :DOWLER L.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 dilemma: resource
sharing and research in a trans-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J].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1995, 21(1/2): 5-26.
(3)论文集:作者.引文文题[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4)专利:所有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开日期.
例: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5)科技报告:作者.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白永秀.金融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1998:36.
(6)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何伟.汉字识别方式的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8:48.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例: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
(8)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S].
(9)电子公告: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发布日期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或访问路径.
(10)档案、法律法规及政府文件:题名:发布单位[发表年]文件号 [A].
例:关于转发北京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的通知:京政办发[2005]37 号[A].
(说明:不论中国和外国的作者,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国作者的姓名中,名字部分缩写,但是缩写后不加缩写点;拼音写法书写的中国作者姓名只分为“姓”、“名”两段。“姓”的全部字母都大写,“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英文题名和期刊名首字母大写,其它均小写,专有名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