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见证红村百年变迁,感受乡村发展新貌 | |
|
|
发布时间:2021-08-18 浏览次数:219 | |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为助推赣南苏区乡村振兴,我院开展“红色乡村百年变迁”驻村实地调研活动。7月25日,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振兴研究院刘善庆院长、汪忠华副教授、研究生周琪、宣胜强、黄亮、王凯、李敏、姚素雯一行赴寻乌县项山乡调研。 上午,调研组一行在寻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彭开云、办公室主任罗国星的陪同下前往项山乡政府召开座谈会,项山乡党委书记刘春辉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座谈会上,刘善庆院长表示,4月底,赣州市人民政府与江西师范大学签订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而今年又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此次调研目的就是了解项山乡在百年变迁当中的历史变化,将其置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观察,从而助力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示范区建设。随后,项山乡党委书记从地理位置、人口结构、自然资源、产业发展、人文历史等方面对项山乡作了详细的介绍,强调将紧紧围绕“旅游兴旺、设施提级、生态宜居、百姓幸福”目标,奋力开创魅力、实力、活力、幸福现代化项山新局面。接着,卢屋村和福中村的村干部分别就本村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产业发展现状和乡风文明实践等方面作了简要的介绍。当地的江西兰花协会副会长则谈到项山乡可以利用当地丰富优良的兰花资源发展经济,但是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最后,与会人员就如何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刘善庆院长发表观点称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单单依靠农村是不够的,必须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以城带乡促进乡村振兴。 下午,调研组一行来到了项山乡卢屋村。卢屋村是江西省定“十三五”重点贫困村,中宣部定点帮扶村,经过多年不懈奋斗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已于2016年实现脱贫退出,2020年11月,还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在项山乡副乡长刘莉和卢屋村党支部书记卢美光的引领下,调研组一行走进了卢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齐划一的课桌和琳琅满目的书籍映入眼帘。据村书记卢美光介绍,村内很多家长外出务工或忙于农活,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看,为解决这个问题,卢屋村于2019年4月份开设“四点半”课堂,将村里的孩子集中在一起,由志愿者对孩子进行统一照看,并进行舞蹈、葫芦丝乐器、羽毛球等丰富有趣的培训活动。“四点半课堂”作为卢屋村的文化扶贫项目之一,不仅能给孩子提供学习和兴趣爱好培养的场所,而且村民也可以到书屋里阅读图书,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随后,调研组一行参观了位于卢屋村的项山乡史馆,史馆展厅分为厚重项山、红色项山、生态项山、诗意项山、客家项山、人文项山和逐梦项山七大部分。项山乡副乡长刘莉向调研组一行详细介绍了乡史馆内每一块展板上的内容,在谈到项山红色革命文化时,讲解了1929年罗福嶂会议召开的具体过程,并阐述了其历史意义,即为创立中央苏区“打开了一条道路”,正如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说起罗福嶂会议时称,“我们在项山找到一根洋火(火柴),找到一个落脚点。”通过参观项山乡史馆,调研组一行领略了项山乡的自然风光、感受了项山乡的历史人文、追寻了项山乡的红色足迹,见证了项山乡的历史变迁。 最后,调研组成员黄亮、王凯、李敏和姚素雯采访了多位卢屋村老干部,其中,一位有着50年党龄的老村支书向我们讲述改革开放前村民生活状况非常艰苦,基本温饱无法实现,而现在的卢屋村在党和政府的产业扶贫政策下,村民大规模种植柑橘等,收入不断增加,吃得好穿的好住的好。通过本次调研以及与当地干部和群众们的交流,调研组一行见证了项山乡村发展变迁,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脱贫攻坚以来,卢屋村村民的生活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特色产业大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
版权:江西师范大学(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ICP备案编号:赣B2-20050166号-1 | |||||
地址:[瑶湖校区]江西省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 联系电话:0791-88506720、88506895 |
邮政编码:330022
|
|
欢迎关注! 苏区振兴研究院 |
||